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生变!蒙古国为何被踢出局?

方芳 2025-05-01 整形 9 次浏览 0个评论

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遇阻

中俄之间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,原本规划顺利,却在蒙古国这里碰到了阻碍。蒙古国态度一直模棱两可,迟迟不给明确答复,导致项目没法启动。而哈萨克斯坦却表现得很积极,主动表达合作意愿。普京对此很不满,毕竟这条管道对中俄两国意义重大。中国方面也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。

最后关头的变故

起初,大家都觉得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通过蒙古是最优选择。从俄罗斯西伯利亚气田出发,穿过蒙古连接中国华北地区,线路短、地势平坦、工程难度低、投资成本少。对蒙古来说,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然而就在项目要敲定的时候,局势变了。蒙古开始狮子大开口,要高额过境费,还附加一堆条件。这种要价对中俄双方都不合理,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争急需开拓东方市场,蒙古此时抬高价格,实在让人难以接受。这天价过境费可能只是压垮合作的最后一击,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对蒙古的信任减弱了。

“第三邻国”战略的代价

蒙古夹在中俄之间,为求生存推行“第三邻国”政策,想在中俄之外找盟友维持平衡。理论上这策略没问题,但如果掌握不好平衡,就容易变成“左右摇摆”。近年来,蒙古与美国关系日益密切,引起了中俄的警惕。外界传言美国要在蒙古建军事基地,这触及了中俄的国家安全底线。能源管道运行周期长,意义重大,中俄不可能把它交给政治立场易变的国家管理,欧洲的“北溪”管道事件就是前车之鉴。

哈萨克斯坦的“接棒”

就在这时,哈萨克斯坦抓住机会,成为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项目的潜在合作伙伴。哈萨克斯坦是能源大国,天然气储量丰富,管网完善,外交务实,与中俄关系稳固。能源部长表态支持项目,还希望通过管道为本国北部地区供应天然气。对哈萨克斯坦来说,这是好事,能稳定获取过境费,解决能源短缺问题,加强与中俄合作。不过,将管道改道至哈萨克斯坦也有难题,比如成本激增、工期延迟、管网对接困难等。尽管如此,中俄两国还是决定选择哈萨克斯坦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沙县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生变!蒙古国为何被踢出局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